《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關鍵詞解讀
來源:上海強生搬場運輸有限公司 時間:2015-08-02 查看次數:
備受關注的《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終于在千呼萬喚中揭開了神秘面紗。11月28日,商務部召開《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專題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發布《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隨著全球步入服務經濟時代,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在各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綱要》的出臺,將有利于我國服務業的提升,提高我國服務貿易的附加值,使得“中國服務”在未來或將與“中國制造”并駕齊驅,成為推進中國經濟轉型的引擎。通過對《綱要》關鍵詞進行解讀,會幫助我們明確目標,抓住重點,有的放矢地發展物流業。
關鍵詞:加快實現貿易強國
相關內容: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應對日益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適應世界發展大勢、掌握發展主動權的必然要求。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實現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跨越。
本報解讀:《綱要》中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6000億美元,年均增速超過11%;服務貿易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和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穩步提高,進出口平衡增長;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協調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目標明確,服務貿易的發展勢頭不可小覷。中國的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重要特點,是以強大的出口導向型制造業為基礎的,很多服務行業是圍繞著制造行業展開的。但與貨物貿易的優勢相比,我國包括運輸及物流業等服務貿易長期處于逆差狀態,這種狀態長期存在不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存在不平衡。其中,主要以旅游、運輸等傳統性行業為主。在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服務方面較為薄弱,導致我國整體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不強。目前中國的服務出口主要是傳統服務為主,涉及物流服務的運輸占20%,排在第二位。物流服務業存在著較大的貿易逆差,物流企業競爭力較弱是一大因素。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強以及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我國物流服務領域。外國物流企業無論在成本控制還是技術更新方面都強于中國企業,使得中國企業面臨極大的挑戰。作為一個貿易大國,如果本國對內和對外貿易多數使用外國物流商,勢必影響到本國的經濟安全。
為確保“十二五”時期服務貿易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 《綱要》確定了推動中國服務貿易健康快速發展的7項戰略任務:一是繼續推動重點行業服務出口。提出要在進一步鞏固運輸、旅游、建筑等行業的規模優勢的同時,積極承接服務外包。二是繼續擴大服務領域對外開放。三是加快服務貿易企業 “走出去”步伐。四是培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服務貿易企業。五是推進服務貿易領域自主創新。六是促進服務貿易區域協調發展。為更好地實現服務貿易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 《綱要》指出從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的區域特點與發展方向出發,就各區域的重點行業、重點載體、重點區域等進行了統籌安排與布局。七是加快發展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配套的服務貿易。促使 “中國服務”在未來與 “中國制造”并駕齊驅,我國作為一個制造業大國、貿易大國、航運大國應該逐步成長為一個貿易強國。
關鍵詞:機遇與挑戰并存
相關內容:面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復雜的變化,我國服務貿易保持穩步發展。未來5年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更面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難得機遇。“十二五”期間服務貿易發展面臨形勢——挑戰與機遇并存。
本報解讀:《綱要》分析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服務貿易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不容樂觀。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依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復蘇步伐放緩,對服務需求增長緩慢,需求不振進一步加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發達國家在高端服務貿易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觀,發展中國家在推進發展服務貿易過程中面臨不利競爭環境的挑戰。同時,我國服務貿易整體水平不高,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偏低,服務貿易地區和部門之間發展不均衡。服務貿易企業國際競爭力不強、國際市場開拓能力不足、國際營銷渠道不暢,在品牌、專利技術等自主知識產權方面缺乏核心競爭力均是制約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瓶頸。但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面臨著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遇。
從國際上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使世界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和變革。但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業信息化、服務業國際化、消費結構優化的發展趨勢還將逐步強化,以服務業跨國轉移和要素重組為特征的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將不斷加速,為我國服務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歷史機遇。
從國內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仍處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物質技術基礎日益雄厚,制度環境不斷完善,為我國經濟保持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實行更加主動的開放戰略,金融、物流、教育、醫療、體育等領域將不斷開放,服務業的國際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運輸、旅游、建筑等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在國際市場所占份額位居前列,將獲得更多的市場準入機會。同時,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加速推進,為服務貿易尤其是生產性服務貿易大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這些均為服務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從這些著眼來促進我國運輸和物流服務企業新一輪的發展。
關鍵詞:加快“走出去”步伐
相關內容:在《綱要》的發展目標中,提出要在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運輸、信息服務、金融、分銷等行業服務出口規模顯著擴大,與貨物貿易和境外投資協調發展,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重點企業,打造“中國服務”。加快培育一批具備國際資質和品牌的服務外包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能力逐步提升。
本報解讀:“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當今世界,服務業的跨國轉移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新趨勢,服務貿易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如何加快服務貿易企業“走出去”步伐?《綱要》就服務企業“走出去”進行了統籌規劃;加強多邊貿易談判和自貿區談判等,推動我國服務出口和企業“走出去”;鼓勵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和經營管理能力的服務貿易企業赴境外投資,大力推動商業存在模式服務貿易發展,積極引導企業靈活運用跨國并購、投資等多種方式開展海外投資活動。
為更好地發揮企業在服務貿易發展中的市場主體作用,《綱要》要求盡快建立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企業運營模式,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和交流,通過兼并、聯合、重組、上市等多種方式,擴大企業規模,引進和采用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
當前,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從制造業領域向服務業領域轉移。通過商業存在實現的服務貿易已經超過全球的一半?!毒V要》提出進一步鞏固運輸等行業在服務貿易中的規模優勢,積極承接服務外包,鼓勵外資參與軟件開發、跨境外包、物流服務等。要重點國別與重點領域相結合,在運輸、分銷、金融等領域的對外投資合作方面取得明顯突破,推動中國技術和標準“走出去”。
其次,培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服務貿易企業。明確在運輸等具有比較優勢的行業,要逐步形成一批擁有知名品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服務貿易企業或跨國公司。
我國的運輸和物流服務企業要積極參與全球的競爭,特別是大型航運、航空運輸企業、港口企業。要在跟隨和支持中國產品、中國制造、中國貿易、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努力提升全球運輸和物流運作能力,既為我國的制造業和其他行業參與全球競爭提供運輸和物流服務支撐,同時也與其他環節和要素一起,構成對國際流通渠道的參與和控制。
關鍵詞:培育重點領域
相關內容:按照“突出重點、明確目標、統籌安排”的原則,《綱要》立足國情,著眼長遠。根據世界服務貿易發展趨勢,選擇30個領域作為“十二五”時期的發展重點,一方面,選擇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傳統服務貿易領域,鞏固優勢;另一方面,選擇符合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趨勢的新興服務貿易領域,重點培育。
在30個重點領域中包括海洋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鐵路運輸服務、公路運輸服務、貨運代理服務、郵政和快遞服務等涉及交通物流類領域7個。
本報解讀:服務貿易涉及的領域眾多,服務貿易“重點領域”是《綱要》各項發展目標的具體指向,也是各項政策舉措和保障措施的聚焦之處。針對各領域服務貿易發展特點和現實需要,《綱要》細化了各領域的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大部分領域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期間發展的量化指標,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根據 《綱要》,30個領域將獲得重點支持,其中涉及交通物流類領域7個,顯示出國家對服務貿易發展中物流環節的重視。根據《綱要》,此次確定的關于交通物流類重點扶植領域包括:海洋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鐵路運輸服務、公路運輸服務、貨運代理服務、郵政和快遞服務以及分銷服務等。
《綱要》中指出的重點服務貿易領域首先涵蓋了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傳統領域,如旅游、建筑服務等,其發展方向在于“鞏固優勢”;其次涵蓋了一些符合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趨勢的新興領域,如鐵路運輸服務、公路運輸服務、貨運代理服務、郵政和快遞服務等,其發展方向在于“重點培育”。通過這些重點領域的優先發展、率先突破,可以帶動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全面協調發展。服務貿易涉及很多環節,物流環節是服務貿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環節。此次規劃將物流行業納入到服務貿易大環節中,顯示出政府對物流行業發展的提振決心。
《綱要》提出,要統籌安排海洋運輸服務貿易有關工作;完善既有陸橋通道和區域合作通道,建設邊境地區開發型口岸鐵路,形成功能完善的對外鐵路運輸通道,完善現有民用航空體系;進一步完善公路口岸管理體制;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萬國郵聯事務,推進雙邊或區域貿易自由化;提高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在境外建立營銷網絡和采購網絡等。從涉及物流的眾多領域和板塊上分別提出了“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要求,非常明確地提出了強化落實工作重點。
《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為我們提出了“大服務”發展理念。下一步應該以“大服務”理念梳理、整合、細化,對物流行業發展方向、目標作出進一步細化,才能促物流業合理有序發展。
相關文章
|